反义词
“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其反义词为“腐败”。现在所说的“
廉政方面的问题
“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其反义词为“腐败”。现在所说的“廉政”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不以权谋私,办事公正廉洁。后来,廉政中的“政”有了政治层面的内涵。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廉政方面的问题,供大家参考选择。

  廉政方面的问题

  摘 要:廉洁自律是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的最基本要求,是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纯洁性的重要保证。当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问题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权力腐败、权力期权化、职务消费、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深入分析当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问题形成的原因,从教育、建制、监管、改革、预防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对于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党的纯洁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对策

  中图分类号:D5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11-0004-05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中鲜明指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始终“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党和人民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最基本要求,是端正党风、政风和民风的关键,是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当前,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之际,深入了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对于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在喜迎党的十八大隆重召开之际,我们先后到合肥、马鞍山和阜阳等市,针对当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突出问题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机关深入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抓住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但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呈现出违规违纪手段越来越隐蔽、不廉洁行为领域越来越扩大、贪腐集团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查处难度越来越增大的发展态势,严重影响着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职务消费中的奢侈浪费现象愈演愈烈。大家普遍反映,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长期由财政包揽,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职务消费中存在奢侈浪费、以权谋私、贪污侵占等消极腐败现象。单位之间、上下级之间、同学朋友亲属之间用公款相互请吃请喝,你来我往,“吃请之风”在一些地方仍比较严重;少数领导干部携公款出入各种宾馆和娱乐场所,洗脚、按摩、唱歌、跳舞,尤其是会员制消费式的“玩乐之风”逐渐盛行;少数领导干部在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品上讲派头、摆阔气,“攀比之风”比较盛行;少数领导干部喜好玩带有彩头的赌博,嗜赌成性,玩物丧志。群众将这些现象戏说为“晚上打牌辛辛苦苦,早上起来迷迷糊糊,上班工作马马虎虎,一门心思想着碰胡”,“抽烟一闻知伪劣、喝酒一抿知好坏、麻将一摸明顺点、工作一问三不知”。

  收受“红包”和有价证券的违纪行为屡禁不止。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机关对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的问题比较重视,开展了相应的专项清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少数领导干部仍把权力作为自己捞钱的工具,利用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生病住院等机会违反规定收受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有的领导干部不顾党组织三令五申,巧立名目,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借机敛财,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有的逢年过节收受老板和大款拜年的“红包”、下属拜年的有价购物卡(IC卡)或银行信用卡、各种“购物券”和“代币券”等,少则数百元,多则数千元;有的利用自己或亲属生病住院、子女升学或结婚、父母丧事等机会收受“红包”、有价证券等,借机敛财。

  权力腐败形式花样繁多。一是腐败领域扩大。腐败现象由资金密集领域和权力集中部门逐步向“清水衙门”渗透,不仅土地开发领域案件频发,政法、教育系统违纪案件高发,环保、质监、安监、药监、城管执法等部门的腐败问题也呈现易发多发态势。二是腐败手段狡诈。有的以提供有偿中介服务的形式,收受高额“顾问费”、“咨询费”、“评审费”、“鉴定验收费”;有的由过去单纯对消费资料的非法占有,转化成对企业资产的非法占有,直接收受投资股份,以获取投资收益,然后通过“漂白”等手段将非法所得合法化。三是复合型腐败案件居高不下。从近几年我省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看,都是集政治上蜕变、经济上贪婪、生活上腐化于一体。一些腐败分子滥用公共资源和行政权力,吸引特定关系人、家庭成员和身边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或夫妻联手,或父子(女)同谋,或与他人结盟,以权力作后盾,互相照应,在政治上拉帮结派,经济上相互牵连,形成“裙带式”的利益同盟,涉案金额大,参与人员多,性质恶劣,危害极大。四是边缘腐败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占用、出租农田,群众得不到相应的补助;有的滥用强制手段,强拆强迁,贪污挪用补偿费用。

  权力期权化现象日益凸现。权力期权化是指将权力逐渐向时间寻租扩张,用权力和将来的利益做交易。有的领导干部在任时为企业、他人谋利,借以离职后在创业、安排子女和亲戚就业等方面获得利益,而后位的领导干部则因种种原因,听之任之,甚至主动提供方便。[1]有的在位时为企业谋利,辞职或退休后到企业“高薪打工”,领着每年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干薪。阜阳市一家旅游公司用高额利润分成,聘请三区和市直近两年退休下来的一些领导干部,利用其长期积累的“人脉关系”,到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找领导、拉关系、跑门子,为旅游公司揽业务,以获取高额回报。有的离职或退休前在要害部门培植、安插亲信,自己退出权力中心后,仍能享受权力带来的各种方便和好处。[2]这种腐败行为,由于不直接涉及金钱,权力寻租交易地点不确定,时间和空间有较大延伸,查处时取证难,反腐难度大,已成为棘手的新难题。   干部选拔任用上的不正之风依然存在。近年来,虽然中央和地方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违背党的干部政策,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按标准选拔任用干部的问题。这一问题集中体现在选人用人上不看政绩看关系,用什么人个人说了算,把个人意见凌驾于组织之上,从而导致一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得不到尊敬和重用,庸碌怠惰的人、当官不作为的人、干事不称职的人却有市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对工作麻木不仁,冷淡厌烦,责任心不强,工作标准要求不高,攀比待遇,意志消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习惯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思想观念陈旧,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对事业没有理想信念,对工作没有目标追求。有的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衙门作风,向下发文和布置任务多,深入基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少。有的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说空话、假话和套话,在汇报工作时夸大成绩,隐瞒问题,报喜不报忧,上报各类统计数据时随意扩大或缩小,骗取荣誉和地位。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忙于走上层路线,身离领导近了,心离群众远了。

  二、问题成因

  当前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上存在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影响,也有自身放松自律要求;既有干部监督管理上的失控,也有教育宣传上的失误。

  外部环境的影响。从国内看,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冲突,出现价值多元、信仰危机、社会失范。这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侵蚀了一些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逐渐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不知不觉中走向腐化、堕落。从国际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影响也日益严重,一些不良现象受到社会推崇,一些违规违纪行为被捧为有“能耐”和“本事”。当前,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和激烈,“灯红酒绿”的侵蚀比“糖衣炮弹”的攻击更具隐蔽性、诱惑性、复杂性,让人不易辨别。如通过不起眼的生活小事,请吃饭、外出度假、旅游,进行长期的“感情投资”,逐步引人上钩;通过宴饮嬉乐等手段,满足一些人讲排场、比阔气的心理,刺激一些人不健康、不正当的欲望,引诱一些人对“灯红酒绿”现象从认同、向往、迎合,进而走向不能自拔的犯罪深渊。[3]

  一些领导干部放松自律要求。从近几年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领导干部之所以出现不廉洁行为,关键在于他们自身出了问题。一是理想信念动摇。有的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科学信风水;有的怀疑、质疑甚至诟病共产主义理想,讲共产主义理想底气不足、腰板不硬;有的理论素养不高,明辨是非能力不强,平时又不注意学习,不注重党性锻炼和思想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扭,意志衰退、精神空虚,只图实惠、欲望膨胀。二是不良心理作祟。有的领导干部存在失衡心理,看到一些“大款”挥金如土,包养情妇,花天酒地,心理不平衡,面对种种诱惑难以沉住气、稳住神,最终被欲望所支配,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有的拥有寻租心理,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条,认为权力是有价值的,是可以像商品一样用来寻租获利的,对送上门的“承租者”来者不拒,甚至伸手索要,最终走上不归之路。有的抱着侥幸心理,对自己的违纪违法问题没有清醒认识,反而认为自己手段很高明和隐蔽,不会被发现;有的觉得送钱的人都是“自己人”,不会出卖自己;有的认为收受他人贿赂,别人不知道,即使被查,只要不说就能蒙混过关。三是内控能力不强。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有的领导干部不能严于律己做人、做事,不能做到慎微、慎独、慎欲和慎情,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社会角色、手中权力和利害得失问题,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督管理失控是领导干部不廉洁行为泛滥的重要原因。一是监督体系不完善,监督主体过多,犹如“龙多不治水”。一方面,党务政务公开不到位,信息不对称,人民群众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尽管实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廉政档案、述职述廉等制度,但操作性不强,难以及时发现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方面的问题并实施有效监督。此外,监督主体过多,在实施监督制约的过程中,各监督主体虽各有其监督制约重点,但因各监督机构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协调配合的规范体系,出现了谁都去监督、又都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二是制度执行力弱化,一些制度成了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编进书中的“摆设”。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制定出台了不少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制度,但是,有的制度过于原则宽泛,缺乏针对性,有的制度缺少具体实施措施,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制度缺乏系统性、配套性,因而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和落实,致使执行力层层递减的现象普遍存在,领导干部行为得不到应有的约束和限制。三是查处不力,惩处不严,一些领导干部不廉洁行为成为民不告、官不究的“小节”。对于一些领导干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铺张浪费、参与赌博等没有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一些执法执纪部门不重视查处,或者重查轻处,没有起到真正的震慑作用。故而一些领导干部大法不犯,小错不断,有恃无恐,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一些地方和单位选人用人把关不严。主要是有的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学习和宣传,对《条例》规定略知一二,掌握不透,把握不准,不能严格按程序办事,从而造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不规范。有的地方和单位选拔干部的视野不宽、渠道不畅,往往是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考核任用工作公开化程度不高。有的地方和单位在选拔考察对象的确定上重组织意图、领导意志,轻群众意愿;在用人决策上,不广泛听取意见,尤其忽视组织部门的考察意见。有的地方和单位在选人用人上,缺乏对党政“一把手”的合理制约和有效监督,常常出现临时动议、封官许愿、凭个人好恶、亲疏用人,搞小圈子甚至买官卖官的现象。正是由于选人用人把关不严,一些干部多年带“腐”在岗,边“腐”边提,提拔不久就“落马”。   宣传教育过于形式化。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对廉洁自律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性作用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廉洁自律宣传教育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是一项“软任务”、“虚工作”,不如查办案件处分人收效大,表面上做得轰轰烈烈,实际上抓而不紧,落实不力。当前,宣传教育的主题内容繁多,更换频繁,先进典型唱高调的多,示范、激励和引导教育作用发挥不够,反面典型深刻剖析的少,提醒、警示和震慑作用显得无力,教育效果不明显;宣传教育方式方法陈旧单一,创新不够,仍以灌输式、说教式为主,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宣传教育形式偏少,在入脑入耳入心、真学实用上仍有差距,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与文化宣传、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联系较少,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大宣教”机制未真正建成,没有形成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

  三、对策思考

  针对上述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们认为,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需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反腐倡廉建设新要求,着力在教育、建制、监管、预防等环节上下功夫。

  廉洁从政教育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治本之策。要努力把握领导干部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充实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渠道,以治本为主,做好超前防范,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在教育内容上,要强化加强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的教育,强化法治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教育,抓好党纪条规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情操,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廉政规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教育对象上,要突出党政领导干部这个重点,进行做人知廉耻、做事知廉洁、做官知廉政的“三廉教育”,建立严格的干部教育管理规范,实行教育报告、考察、考核等制度,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整合纪委、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党校以及新闻单位等部门的力量,形成纵横交错的思想教育网络,发挥思想教育工作的整体优势。在教育方式上,要实行廉政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正面典型教育与案例警示教育、常规防范教育和专项教育相结合,形成浓厚的廉洁自律教育氛围。在教育方法上,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苗头性问题,早打招呼,教育在前,把违纪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倾向性问题,研究措施,防范在前,把问题解决在成形之前。对普遍性问题,要制定措施,堵住漏洞,防止问题再度发生,力求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完善和创新制度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所在。要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局面,从源头上遏制不廉洁行为的发生。要完善现有的制度,根据形势变化,着力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家庭廉洁承诺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收入申报制度、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制度执行工作责任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创新的制度要政策分明、界线清楚,强化刚性、减少柔性,尽量不出现“不准”、“禁止”、“应该”等模糊字眼,以减少实际操作中的弹性和随意性。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详细的离职领导干部从业限制与职业回避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离退休后返聘的监管制度,加大打击领导干部权力期权化的力度,不让“期权”成为腐败的“避风港”。要强化廉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当前尤其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不准收送现金、有价证券的规定,坚决纠正以各种名义用公款大吃大喝和高消费娱乐的歪风,通过专项检查、随机抽查、定点暗访等方式,严肃查处违反规定的各种交际性和交易性公款宴请,从严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坚决纠正领导干部超标准配备小汽车等问题。要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在家庭收入、财产购置、社会关系、休闲娱乐、婚丧喜庆事宜以及本人、配偶、子女出国等方面违反规章制度的领导干部,要加大查处力度,让他们在经济、政治、社会声誉等方面付出沉重的代价,以儆效尤。

  健全监管机制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必要手段。一要形成立体化监督机制。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参与,实现监督途径由组织监督向人大监督、纪律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拓展,监督形式由相对单一的监督向考察预告、专项调查、谈话诫勉、来信回复等形式转化,监督范围由单一的“工作圈”监督向“生活圈”、“社交圈”延伸。二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辞职、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等组织处理制度,强化干部问责制,加大对违规和不称职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力度,把领导干部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同干部任免、经济奖惩等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科学的考评体系和奖惩分明的激励体系。三要建立预警机制。各级党委(党组)和纪检监察机关,对反映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问题的来信来访、社会舆论与群众意见需要了解澄清情况,对不能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以及发现苗头性问题或具有轻微违规违纪行为的领导干部需要给予警示的,要通过谈话函询、警示诫勉、责令纠错等形式,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纠正错误,建立融提醒防范、动态监督和保护挽救于一体的机制。四要健全廉政档案信息机制。将领导干部的财产收入、婚姻状况、主要社会关系等情况输入信息网络,由各级纪委独立掌握并实现全国联网,允许社会公众查询,有效预防并及时发现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问题,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时时刻刻不忘自律,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五是构建权力运行全程监督机制。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事前要“封堵”,事中要“卡住”,事后要“查处”,保持整个监督过程首尾相联,以防“带病上岗”或“带病离岗”,始终保证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效举措。积极推进司法体制、行政审批制度和财政金融体制、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设工程、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招投标市场,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突出问题。改革公务员职务消费管理办法,将职务消费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货币化的轨道,取消传统的接待方式和账务科目,杜绝奢侈浪费的歪风。着力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将领导干部公费开支项目逐笔逐项向社会公开,并大力发展公务卡、电子消费等技术,加强对领导干部日常消费行为的监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建设,不断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核、任前公示和试用期等制度;健全领导干部考察、考核制度,将领导干部是否在“生活圈”、“社交圈”中清正廉洁情况纳入干部考察和考核范围;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加大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的追究惩处力度;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对拟提拔任用干部人选,讨论前应征求同级纪检监察部门的意见,把好领导干部的入口关,防止“带病提拔”,从源头上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保障。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求,构建和培育先进的、健康的廉政文化,对引导领导干部养成良好的廉洁自律意识极其重要。要把握正确的文化舆论导向,大力倡导先进文化,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追求积极健康的文化时尚,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从根本上扭转整个社会的风气。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继续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使廉政文化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当前,尤其要结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家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参与中自觉增强廉洁意识,从而让廉洁成为一种社会环境和文化力量,成为一种社会风貌和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社会习惯和自觉行动,以解决源头防腐的根本问题。[4]

  参考文献:

  [1]任建明.退休干部的“期权腐败”凸显我国监督盲区.人民网-人民论坛,2008-08-16(47).

  [2]公权私用滥用新动向:“期权化”凸显“三公”领域成重灾区,http://www.youth.cn中国青年网2010-10-26.

  [3]张湘萍.廉洁自律必须时时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2007(2).

  [4]闫群力.让廉洁成为社会生活中强大的文化力量[J].廉政文化研究,2010(1).

  廉政方面的问题

  为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十分重要,但是我们首先应该分析下目前存在问题:

  (一)思想“总开关”出现滑坡,观念支配价值取向,思想决定行为准则。面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思想“总开关“出现滑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思想认识没有摆正。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一些领导的政绩观偏差,注重追求“显绩”,忽视“隐绩”,注重考核严格的“硬任务”,忽视不易量化的党风廉政建设等“软工作”;强调经济发展、计划生育、社会综治方面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忽视了党风廉政方面的工作,厚此薄彼;甚至有些干部有“近视眼”现象,错误地认为党风廉政建设与自己没有关系,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工作中过得去不出乱子就可以了。因此,在这些思想的作祟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意无意地被弱化。

  (二)组织领导上重视不够,一些领导干部不同程度上存在“两张皮”现象,强调经济发展是硬道理,主要精力放在物质文明上,忽视了党风廉政建设等精神文明的发展,两条腿不齐走路不稳,极易出现问题。基层工作任务繁重,纪检干部身兼数职,分管事情多,工作杂,对纪检工作力不从心,工作安排多现场指导少,针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政宣传教育等工作关注不够,重心不稳,疲于应付,有些工作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出现“走形式做样子”等表面文章。由于党风廉政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罚惩处、选拨任用挂钩不紧密,乡镇其他分管领导注重自身分管领域的工作,对党风廉政方面工作重视不足。

  (三)制度已有但落实不足,在村级财务、政务等群众高度关注的重大事项方面,原则管理多细则落实少,仍缺乏规范细致的操作制度和必要的制约手段,从而造成了村级管理不规范,容易让一部分人钻空子。在党风廉政责任制方面,尽管签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但责任书内容空泛,不切实际,对考核方式、责任追究没有明确规定,如没有完成任务到底要负什么样的责任,在工作机制上得不到体现,因而这种只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制度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往往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在村民议事规则上,“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已建立,有些干部却熟视无睹,落实不到位。党委、纪委对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定位不准,对如何“定责”、“履责”、“追责”等方面没有细则,难以落实。看似制定的规章制度挺多,然而真正执行落实的不多。这不仅削弱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而且也影响了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四)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受到传统文化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许多群众的民主监督意识淡薄,缺乏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现象较多。有的村干部认为群众的监督就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不愿意受他人监督,缺乏主动接受监督的觉悟。即使建立了村级纪律监督小组,一方面都是自己人、熟人,不好意思监督,另一方面小组成员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能力不强,方法不灵,致使监督小组作用发挥受限。外部监督机制缺乏有效性,基层对农村干部的监督管理有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村民实行自治,不宜过多干预。

  廉政方面的问题

  当前,医院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存在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还不到位。一些职工认为医院近年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效果还不明显,对腐败问题的看法主要来源于书报、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报道上了解,宣传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没有说服力;宣传教育形式陈旧、呆板,不新颖。说明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对反腐倡廉的思想认识有待加强。目前,不少干部职工认为,自己只要做到合理合法就行了,少数腐败分子左右不了大局。能够做到在大的原则和大是大非上站正立场,没有在不廉洁上出现什么问题,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对身边发生的问题如红包、药品回扣等认为是行业的潜规则,是普遍现象,是小意思,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和共识。有些干部认为自己收礼数目不大,达不到犯罪的标准,都是些无所谓的“小事”;部分干部不愿意以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不检点自己的行为,甚至以有权力、有能力、好办事为荣。

  三是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措施不得力。近年来,上级有关部门虽规范了医院医疗设备、医用耗材、药品、基建工程等招标采购

  工作,但由于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措施不得力,领导的认识不强,还存在一定的可能导致腐败的漏洞。如执行不规范等。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觉得以下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一、要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首先要在增强针对性上下功夫。针对理想信念问题,经常开展理论灌输教育;针对法纪观念的问题,开展经常性党纪政纪法纪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懂得哪些可以为,哪些不可为,什么是违纪,违纪后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增强法纪观念,做到依法行医和廉洁从医,少犯或不犯错误;针对心存侥幸的问题,经常性地开展正反典型教育特别是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用发生在身边医院内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教育广大干部,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其次要形式多样,在增强创新性上下功夫。

  要坚持教育和疏导相结合。要充分运用竞赛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及时开展启发式教育,让受教育者参与进来,形成互动效应。

  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医院的实际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在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的同时,充分运用电视教育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将廉洁从医等意识真正贯彻到党员干部所从事的工作中去。

  坚持教育与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把廉政教育与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氛围,发挥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另外,要以典型引路,在增强可塑性上下功夫。党风廉政教育如果缺少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身边人身边事,往往就会“听听感动、讲讲激动、事后不动”。所以应注

  意挖掘、发现医院党风廉政的正面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引导作用。

  二、是要增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的思想认识。要加强对院科两级干部教育,要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增强反腐倡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要切实履行职责,真正负担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重任。不仅要管好自己,解决好自身的问题,还要对管辖范围内的党内廉政建设负起领导责任。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心甘情愿地接受职工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时时、处处都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做职工的贴心人。

  三、是要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用权 。加强制度建设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加强制度建设,要注意增强针对性、适用性、有效性。要根据腐败产生的原因、特点,查找已有制度中的缺陷和漏洞,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抓住关键领域、关键问题、关键环节,推进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工作。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杜绝人为操作等。还要推进院务公开,实行民主用权。 坚持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制约和监督权力、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举措。要围绕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推进院务公开,如工资分配、资产管理、招投标等。要整合监督力量,强化有限用权,形成各监督部门、

  监督力量的联合,建立健全统一指挥、运转协调、科学有效的监督工作机制,明确各监督部门的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监督工作格局。要广泛动员群众,形成监督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局面。

廉政方面的问题

https://m.cddlwy.com/yuwen/147197.html

推荐访问:廉政方面存在的问题 廉洁纪律方面存在不足
《廉政方面的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上一篇: 懵懂的反义词
相关阅读反义词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