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作品介绍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的作者是高适(高適),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1卷第13首。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原文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作者:唐·高适  圣代务古籍
【贺兰敏月】《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的原文翻译及注释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作品介绍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的作者是高适(高適),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1卷第13首。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原文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作者:唐·高适

  圣代务平典,輶轩推上才。

  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

  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

  挹流纳广大,观异增迟回。

  日出见鱼目,月圆知蚌胎。

  迹非想像到,心以精灵猜。

  远色带孤屿,虚声涵殷雷。

  风行越裳贡,水遏天吴灾。

  揽辔隼将击,忘机鸥复来。

  缘情韵骚雅,独立遗尘埃。

  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

  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注释

  1、这首诗作于天宝九至十载(750—751)北使青夷军送兵期间。贺兰判官:当即贺兰进明。此时贺兰当在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幕下任判官。判官,节度、团练、防御等使的僚属。北海:即渤海。

  2、平典:犹中典。《周礼·大司寇》:“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郑玄注:“平国,承平守成之国也。用中典者,常刑之法。”此句谓贺兰进明任御史时用法得当。

  3、輶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借指使臣。

  4、遥:全诗校:“一作亭。”按敦煌残卷、清影宋抄本均作“亭”。迢亭为双声联绵词,犹迢递(“亭”,一“递”一声之转)。

  5、朝:会。《老子》谓江海‘能为百谷王”。

  6、九垓:九天。

  7、挹:引。

  8、见鱼目:辨明鱼目,以免混珠。

  9、虚声:本指山谷之回声,此谓海浪呼啸之声。涵:包涵。殷雷:殷殷响雷。殷,雷声。见《诗·召南·殷其雷》。

  10、遗:弃。尘埃:喻世俗。

  11、殊:全诗校:“一作吾。”按《文苑英华》作“吾”。殊用,别用。指乘为吏行役送兵之机以作游赏之用。

  12、翰林:文翰之林,文苑。忝陪:自谦之词,谓自己高攀以陪贺兰进明作诗。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作者介绍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后客居梁、宋等地,曾与李白、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任侍御史,谏议大夫。肃宗时,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高适的全集栏目。

  高适是著名的边塞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高常待集》。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繁体对照

  聖代務平典,輶軒推上才。

  迢遙溟海際,曠望滄波開。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

  巨鳌不可釣,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連九垓。

  挹流納廣大,觀異增遲回。

  日出見魚目,月圓知蚌胎。

  迹非想像到,心以精靈猜。

  遠色帶孤嶼,虛聲涵殷雷。

  風行越裳貢,水遏天吳災。

  攬辔隼將擊,忘機鷗複來。

  緣情韻騷雅,獨立遺塵埃。

  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

  長鳴謝知己,所愧非龍媒。

【贺兰敏月】《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的原文翻译及注释

https://m.cddlwy.com/wenxue/106106.html

推荐访问:贺兰天气 贺兰氏
《【贺兰敏月】《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的原文翻译及注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相关阅读唐诗 
热点推荐